40年前的今天,1976年7月28日,受唐山大地震的波及,天津这座城市饱受创伤,超2.4万父老乡亲长眠于废墟之下。抚今追昔,痛定思痛,天津广播整理这组图文,追寻那段艰难岁月,铭记不能忘却的城市历史。
1976唐山大地震的天津之痛
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.8秒,河北省唐山市发生里氏7.8级大地震,震源深度23千米,地震持续约12秒。强震产生的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,唐山市顷刻被夷为平地,共计242769人死于这场灾难,164851人重伤。
(大地震当天的日历)
当时,天津是仅次于唐山的重灾大城市,全市24296人死亡,21586人重伤,直接经济损失39.2亿元,间接经济损失35.8亿元。毗邻唐山的宁河、汉沽、宝坻和蓟县受灾最严重。市中心6区有64%的房屋遭到破坏,完全震毁的达14%,比较严重的地区是四平道、甘肃路、贵阳路一带。
(天津震后景象)
(大地出现裂缝 图自昊摄影)
(宁河芦台镇中街房屋倒塌)
(和平区桂林路协和里居民住房遭受破坏)
(和平区营口道房屋被震坏)
(河西区马场道三幢三层宿舍楼被破坏)
(河西区上海道安辛庄墙倒毁)
(芷江路泰华里 图自昊摄影)
(山西路崇仁里 图自昊摄影)
(宝鸡西道吉星北里 图自昊摄影)
(兰州道松月邨 图自昊摄影)
(现小白楼三义大厦一带,原德租界时期二层联排公寓,大地震这一带是重灾区,与其相邻的双顺里、羲义里、汝南里同时遭受了重创 图自@笑看)
(上海道双顺里欧式联排公寓 图自@笑看)
(兰州道一带建筑物遭受严重破坏,照片上的人们在积极抢救伤员、清理现场 图自@笑看)
(地震后,西开教堂轻微受损 图自@天津记忆)
(泰安道原天津市委 图自昊摄影)
(天津市百货大楼楼围护墙被震裂)
(天津市邮政局四面钟楼被震坏)
(余震后的《天津日报》办公楼)
(戈登堂震后受损严重,不久后被拆除)
(望海楼同样受到了严重损坏,直到1983年才修复)
地震使天津的工业生产能力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。全市原有厂房面积1800多万平方米,其中42%受到明显影响,受严重破坏的占33%。全市企业震损机床2600多台,工业动力及专用设备损坏4600多台。主要电信枢纽12处遭到破坏。天津铁路分局管内多处路基下沉,钢轨弯曲,21座桥涵被毁。
(第二炼钢厂制氧车间遭到了破坏)
(天津工程机械制造厂金工车间屋面梁板塌落)
(天津化工厂聚氯乙烯车间倒塌)
(天津市第二毛纺厂染整车间承重墙倒塌)
(天津拖拉机厂底盘车间厂房坍塌)
(天津重型机械厂炼钢车间炉体被震裂倾斜)
(天津重型机械厂侧吹转炉车间过渡跨塌落)
(新港船厂厂房屋顶塌落)
(塘沽新河造船厂船体车间墙倒)
(蓟运河铁路桥二号左侧钢梁位移零点六米)
亲历者讲述40年前的那一刻
作家冯骥才:那一刻,我感到了末日
“小铁床像大风大浪中的小船那般癫狂,屋顶老朽的木架发出嘎吱嘎吱可怕的巨响,顶上的砖瓦大雨一般落入屋中。我亲眼看见北边的山墙连同窗户像一面大帆飞落到深深的后胡同里。闪电般的地光照亮我房后那片老楼,它们全在狂抖,冒着烟土,声音震耳欲聋……那一刻,我感到了末日……窄窄的街面已经被地震扭曲变形,波浪般一起一伏,一些树木和电线杆横在街上,仿佛刚遭遇炮火的轰击。通电全部中断,街两边漆黑的楼里发着呼叫……一路上,看到不少尸首身上盖一块被单停放在道边,我已经搞不清自己到底是怎样还活在这世上的。
(冯骥才的家在唐山大地震中,化为一片瓦砾)
作家肖克凡:仿佛乘坐海轮遇到风浪
“人睡在床上,先是被抛起摔下抛起摔下,反复十余次,之后才是剧烈摇晃,幅度接近90度,仿佛乘坐海轮遇到风浪……地震当天上午10点多钟有一次强烈余震。我们站在大雨里望着大街两边跳动不止的建筑物,很是恐怖。我们动手搭建防雨棚子。人们开始传说有‘流震’,流到哪里,哪里就震。”
演员陈道明:太恐怖了
1976年,陈道明家住在重庆道的一幢三层楼里,“漆黑的楼道不停地摇晃,四处滚动的都是炉子翻倒后散落的通红的煤球”。当时,陈道明家里住的楼的整整一面墙都被震掉了,“房子看起来特像舞台上的布景,桌子、椅子、床……太恐怖了”。
公交车司机:天色黑中透红,颜色怪
一位公交车司机师傅曾经回忆说,他对地震当时天空的颜色留下了深刻印象。“1976年7月28日我上早班,凌晨3:30一过,我就起床,到小后院接水洗漱,看到雨还在下,天色黑中透红,颜色怪怪的。当我回到小屋,刚迈进房门,还没来得及关门就感到地震了。”
技校学生:颠簸像筛糠一样
当时就读于天津市机床工具公司技校的一名男生回忆说:“我睡在宿舍双层床铺的上铺,一瞬间一片耀眼的白光照亮了夜空,窗外是一种幻觉般的不真实的那种惨白,只过了一秒,也许是几秒,窗外又变得一片漆黑,走廊的灯光也熄灭了,伸手不见五指。紧接着是一阵又一阵的颠簸,像筛糠一样,似乎要把人从床上抛起来。”
体院学生:教学楼宿舍楼破烂不堪
不知过了多久,地震停止了。起身时,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教学楼和宿舍楼全都破烂不堪。我们中间有人想回宿舍拿东西,被老师阻止了。大家在老师的指引下,在操场分班集合,清点人数,庆幸的是没有伤亡。之后的几天,所有人都待在操场的临建棚里,没人敢回宿舍。
蓟县村民:房子接二连三地倒
跑到院子里时,我发现猪圈的门被拱开了,母猪正带着一窝小猪往外逃。全家人刚跑出来,就听见轰隆一声巨响,东房山倒塌了。紧接着,村里的房子接二连三地倒塌,尘烟四起。天边亮着红黄交织的光芒。
微博网友回忆:又热又潮没地方躲
@阳光嘟宝贝:地震那年我不到一岁,据说那天晚上我怎么哄也不睡,所以大家都睡得特晚。地震时我妈在厕所,我爸抱着我就冲出去了(一楼),跑出来后小愣了一下,我爸突然想起姨家的姐姐还在屋里,又立马冲进去抱了出来。现在我们都平平安安的幸福生活着。
@伊水萧潇921:天津地震那年我不到四岁,在我的记忆里只记得妈妈在马路边抱着我,天黑沉沉的,地上都是湿的,远处能看见救火车或者救护车的闪灯。
@心语1121_67663:那时天气跟现在一样有热又潮没地方躲真是受罪啊!
天津化工厂老员工:此前已接地震警示
微博网友@阿丑63是1947年生人,时年29岁的他是天津化工厂变电站的运行电工,地震发生当晚,他正在值早班。
“天气闷热得反常,气压也很低,给人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。往常打都打不完的蚊子,一个也不见了。就连以往那呱呱的蛙鼓声,和草虫的鸣叫声,统统都消失了。大地和天空漆黑一片,像死一般的寂静。
我坐在椅子上看着墙上的壁报,在壁报的左上角有一行字,写着:'上级通知:最近可能有地震,请各班注意,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。'那还是十几天前写的,我们班、组长,都挺重视,他们还用空酒瓶、继电器,琢磨着制作了一个地震警报器,好保障值班人员的生命安全。
看看腕上的手表,又快到抄表的时间了,我转身向值班室走去。这时,奇异的事情发生了!只见东南方向闪起了一道道刺眼的光芒,有的像电焊的弧光,亮的刺眼;有的像一块块随风舞动的红绸。再看远方的天际线上,升腾起一团团形态各异的乌云,在那不停闪烁的诡异的亮光中,它们一会儿被镶上了妖冶的金边儿,一会儿又从云团的薄弱处,露出不怀好意的笑靥。我被这大自然的奇观惊呆了。忽然,也是从东南方向的地下,传来了一阵阵沉闷的声音。这声音像闷雷、像牛哞,由远而近,滚滚而来。我忽然想到了什么!凭我经历过的1966年3月8日、3月22日两次邢台大地震的经验,再加上近期领导对地震问题的警示,我意识到可能要地震!我们主值还在屋里,我一边加快往屋里奔的脚步,一边扯着嗓子喊:“刘师傅,快出来!地震了!’这时,我已经跨上了那屋基坑联通主控室的木板。忽然,脚下好像被什么东西顶着颠了几下,接着,又觉得大地由南到北、反复的、剧烈的摇动了起来。实在站不稳了,我就势趴在了脚下的木板上,死死地抱住了它。这时,大地好像立了起来。水汪子里的水,隔着铁丝网,铺天盖地的泼进了变电站院内。此时,天已经快亮了,透过东方的晨曦,我清晰地看到:铁丝网上,挂满了水草。那是站前那片水汪子里的衍生物,是刚才那翻天覆地的地震的'杰作’!”
据@阿丑63 介绍:“地震后,全厂生产瘫痪,停水停电。有人从废墟中爬出来,不顾自己的伤痛抢救国家财产;有的爱女在地震中罹难,自己却一心投入强险;有的人,在氯气泄露的情况下,至自己的安危于不顾,关死阀门,保障了汉沽全区人民的生命安全。工人们还用最短的时间,恢复了生产,生产出震后第一批'天工’牌烧碱。”
医疗队队员:一年做了近800例手术
原天津医院赴宁河野战医院医疗队队员王瑞林回忆说:“由于地震发生在凌晨,人们都在睡梦中,被惊醒后第一个反应就是从床上坐起来,还来不及弄清发生什么事,就被塌落的屋顶砸中头部或颈部。因此,在地震中造成脊椎或颈椎骨折的人很多。有的队员一上手术台,基本上就是一天一夜,饿了就让旁边的人喂几口,实在困得不行,就用酒精擦擦脸。就在我们驻宁河的一年时间里,仅手术就做了不到800例。”
(野战医院由二十几顶帐篷组成)
(医疗队员在简陋的手术台前抢救伤员)
(主任会诊)
(防疫消毒)
灾后救援重建
地震毁坏建筑物的程度不同,但所有住在楼房里的人和大部分住在平房里的人都不敢回家睡觉,所有的开阔地带都搭设了临建棚,体育场、街心公园、学校操场、小广场全部成了临建区,马路两旁也见缝插针盖满了小房子,路中间留一条窄窄的通道。
市政府确定和平区贵阳路、河西区大营门、南开区东南角、河北区黄纬路、河东区大直沽后台、红桥区大胡同6片为重建区。到1981年,仍有10万人住在临建棚里。
(中央慰问团来津慰问)
(南京路上搭满临建棚)
(海河岸边搭满了抗震棚 图自昊摄影)
天津市及时组织救灾。广大医务工作者以最快的速度从四面八方主动赶赴各自的工作岗位,立即投入抢救伤病员的工作。
(赤脚医生抢救病人)
(医疗小分队走进社区乡镇救治伤员 图自昊摄影)
(医务人员悉心照料病人)
(对市民进行卫生教育)
(外省市救援队紧急救护伤员)
北京的腌菜、上海的药品和服装、山西的土豆、大连和青岛的淡水被及时调运到天津。粮食局向兄弟省市筹集调运粮食,至1976年8月底调入天津的救灾粮达4.23亿斤,比正常情况下增加30%。
(为灾民供应熟食)
从地震惨痛中恢复过来的天津人民,开始了漫长的灾后重建运动。从1976年到1983年,天津市维修加固各类房屋210多万间,2883万平方米,新建住宅1692万平方米,人均居住面积从1976年的3.52平方米上升到了1983年的4.4平方米。
(争分夺秒展开自救 图自昊摄影)
(郊区县组织群众全力自救 图自昊摄影)
(各部门开始抢修重要设施 图自昊摄影)
(电力工人检修供电线路)
(天津人民在兄弟省市的支援下,重建家园)
(街道居委会在抗震棚成立治安执勤队 图自昊摄影)
(抗震救灾中解放军战士的背)
(1980年大营门、三义庄一带的新楼群,当时叫“洋火盒” 图自@天津日报)
1986年7月28日,唐山大地震十周年纪念日这一天,南京路、成都道与河北路交汇的三角地带立起一座纪念碑——天津市抗震纪念碑。直到这一年,天津的抗震救灾工作才终于圆满完成。
(抗震纪念碑)
40年过去了,时间可以抚慰伤痛,却抚不去思念与记忆。在逆境中不倒,在巨灾中重生!明天更好!
面对磨难,挺起中国脊梁!
-END-
转载请注明:常州茗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靓衣网 » 潮流女装 » 芦台女装最好(芦台买衣服去哪里)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B5编程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